近日,用友U9 cloud以“成长型企业数智制造创新平台”的定位发版上市,随后奉上一份将在深圳举办发布会的请帖,引起了行业上的关注。用友认为其U9 cloud的诞生将“对中国制造业的整体转型升级产生深远影响”,雄心不可谓不壮。发布会选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胜地珠三角,同时也是用友在智能制造的同行金蝶、鼎捷等的大本营,势态不可谓不足。
那么,U9 cloud到底是什么来路,在上云用数赋智一浪高过一浪的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才刚刚发布Cloud的它,能实现与浩大的声势相匹配的实际作为吗?我们专程去了U9发布会的现场,但却乘兴而来,失望而归。
用友对于U9 cloud冠以“王者归来”的期许。这个盛大的称呼令知情者有些错愕,毕竟10年前U9发布时的口号犹言在耳,而其一年后的沉沦也历历在目。
10年,8个亿,400名世界级研发,这是用友打造U9的投入。2012年,用友高调宣布U9上市,号称全球第一款完全基于SOA架构的世界级管理软件,直插SAP、Oracle的腹地,助中国制造升级世界级制造。但在第一年由第一批“吃螃蟹”的客户贡献了2700万的营收后,用友U9便在市面上逐渐淡出。用户反馈U9的上线体验不如想象中美好:软件庞大复杂,部署时间长;各类应用依赖编码操作,应用门槛很高;一些用户操作设计比较“反人类”,很难说实现了降本增效。
如果说产品功能上的部分缺陷、操作设计上的欠佳体验等尚属可以改善的点,但产品定位的底层局限性,则可能无力回天了。U9虽然定位于离散制造,但仅提供了基于ERP的生产制造,功能单一,客户的需求需要一一定制开发,不能定制的则需要一一集成。不用说对于所有企业都需要的研发、产、供、销、财等一体化无法实现支撑,就是连离散制造最基本的PLM、MES和ERP,也都需要从用友收购的两个产品分别对接。
总之,作为一款面向服务的产品,U9的协同性、灵活性无从谈起,与SaaS产品的模块标准、对接边界、部署容易、即开即用、价格便宜等特点对比鲜明,与时代格格不入。尤其是面对当今多品种、小批量、短交期成为常态的制造业形势下,更与市场需求脱节。
“我们希望和用友一起发展,但是用友现在抛弃了我们。”U9因市场反馈不佳渐被内外部放弃,青岛某公司作为U9的第一批原型客户,因U9的单方面停更,被迫中止了与U9的合作。U9的大量客户因经营不善而流失,或被SAP、金蝶等取代。
逆势之事不可为,U9一沉寂便是8年之久,当今在市面上的U9客户难寻踪迹。可见,“王者归来”乃是用友的自夸,“事与愿违”才是U9的真相。
抛去过去的种种不谈,现在的U9 cloud改善了前述的问题了吗?我们略微失望地发现,除了将U9搬上了云端,U9 cloud看起来仍是一款常规的云ERP产品。
U9 cloud声称其可帮助企业实现设计制造一体化、计划执行一体化、项目制造一体化、制造服务一体化、经营核算精细化等等。而实际情况却是,要实现上述目标,仍需与用友内部的 PLM、智能工厂、AIoT、制造云、营销云、采购云、财务云、税务云、人力云等,费劲的对接。所谓的“一站式”仍然是“搬运式”,一体化乃是假一体化。或许接口已经标准化,但面对差异化的需求时仍需要完善接口,解决出现的问题时仍需要多方面测试。
我们本期望U9 cloud能够就其产品本身来说,说明一下它与原来的U9相比新在何处,之前的一些欠佳体验是否有所改观,过去的高门槛操作是否已经变得便捷;与市面上的产品相比,它的亮点与重点到底是什么?选择U9c和选择别人,我会带给你哪些不一样的价值?发布会上只字未提,从始至终只是在介绍一份方案——一份看起来所有的制造业ERP供应商都能拿得出来的介绍性方案。
随着工业4.0到来,智能智造成为工业制造企业必由之路,转型快慢成为制胜关键。数字化转型浪潮下,“上云、用数、赋智”逐渐被企业所理解应用。
第一步是上云,制造业企业不仅有制造上云,还要进行整个价值链上的研发上云、生产上云、营销上云、供应链上云、财务上云等,目的是实现企业各个业务流和价值链的链接。第二步是用数,上云之后实现了数据链接,企业需利用好各个环节的数据,从数据中发现现实与理想的经营差距,可得出具体的改进建议。第三步的赋智,则是从现状管理到未来预测,各类业务场景能通过学习、分析,实现自动决策与调整,实现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升华。
与此对应,中国制造类企业云ERP服务市场,也已成为垄断初现的红海。SAP S/4HANA Cloud、Oracle ERP、用友U9、金蝶、浪潮GS、智邦国际ERP、Infor LN、QAD等,占据了大半江山。
如果在“上云”这第一步已经比同行业甚至自家的兄弟们晚了10年,那么,后面的“用数”、“赋智”,U9 cloud还能成为后起之秀吗?这点令人怀疑。众所周知,“用数”的前提不仅仅是AI、云、IOT等技术的赋能,而是更加需要企业数据的积累与模型的验证。相比于发布,它的队友(如果这些企业愿意将迟来的U9视为队友的话)早已经过了市场的千锤百炼。不用说国际巨头SAP光是1季度就已经有了徐工集团、山东黄金等客户,光是国内厂商金蝶云·星空,便已在大制造领域获得电子、机械、汽车零部件、3C、新基建、TMT等细分行业数万家客户的青睐,光峰科技、华为海洋等不一而足。
就在各对手们不断推陈出新、攻城略地,拿下多个中国企业级SaaS应用领域市场份额的时候,用友U9如同大梦初醒,在多年后的今天,才刚刚宣布其Cloud正式发布!
相比于市场上积累了众多口碑的成熟产品,和一个姗姗来迟的尚需验证的新品,选谁不选谁,想必企业主自身也有认知和判断。
用友内部为了支撑U9 cloud的对外营业,专门成立了“智能制造”业务部,另有PLM等专业团队支撑,且团队配置规格甚高,有不少博士。这种配置也是SAP、Oracle、金蝶等致力于推动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公司的业务团队标配。
脱胎于U9的U9 cloud终于在用友内部获得了一次“正名”,成为用友面向中端市场推出的三大产品之一(成长型企业商业创新平台YonSuite、成长型企业数智制造创新平台U9c、新一代云ERP U8c)。但略显尴尬的是,U9 cloud好像并不能称之为用友的主力军,长期以来用友Yonsuite也涉及制造业,,U9 cloud的发布会现场上甚至还有Yonsuite的一席展位。U8 Cloud也有“制造协同”。
本来内部如何定位不应成为判断其能否在市场站得住脚的理由,但客户不安全感源自于其前身U9团队的切身之痛。
2013年起,随着U9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水面, U9新客户的拓展已经难上加难。没过多久U9就支撑不下去了,在外部被市场抛弃的同时,在公司内部也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命运。在用友不断拆来拆去的组织文化中,U9成了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孩子,一会儿被调整到股份公司,一会儿被调整出分公司,一会儿又在各个事业部之间转移,始终没有话语权和自主权。其自身也从单独的产品体系,沦落为制造业解决方案的一个模块,被植入到NC和U8中,与内部中型企业、大型企业的解决方案:Yonsuite、U8 cloud、UC cloud等兄弟阋于墙。U9的几百人研发团队被解散、被彻底边缘化,从年报中U9出现的篇幅及字数亦可体现。
如今的U9 cloud不但获得了正名,而且还成为了用友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知道此次是否已经厘清了自身的定位,且得到了用友内部上下的一致支持?毕竟,只有专注、稳定、不放弃的团队,才能支撑得起业务战略的雄心,对得起客户的期待。
NUC系列产品作为最正统的“迷你主机”概念的创始者,在华硕接手之后14代调整了一下节奏,在15代总算是赶上了步伐,再次引领迷你主机的潮流,前不久就在迷你主机里首发了Arrow Lake-H-Intel Core Ultra 2代CPU,以及率先用上了先进的CSODIMM 6400内存,这次Intel终于也有了能抗衡锐龙HX370的CPU了!
来看看在全新的NUC 15 Pro+加持下,Intel Core Ultra 9 285H,如何翻身的!
如果说NUC Pro系列是硬核商用迷你主机的话,衍生出来的Pro+(ProPlus)就是旗舰消费级迷你主机——毕竟不论怎么样,高端产品总要有人来“扛把子”,去年的NUC 14 Pro+虽然性能释放夸张,但是Meteor Lake的底子在那里,还是显得有点尴尬。而这次,全新的NUC 15 Pro+带着新的Core Ultra 9 285H,以及诸多改进设计,直面锐龙AI 9 HX370!
具体相对于上代NUC 14 Pro+来说,除了CPU升级到最高Core Ultra 9 285H,CPU和GPU性能都全面提高之外,内存也首度支持了全新的CSODIMM 6400MHz,是目前移动平台/迷你主机插槽内存的频率新高度,毕竟电压只有区区1.1v,节能低温还高频,远不是台式机上那些1.4、1.5V还得配散热片的疯狂超频内存能比;SSD也升级支持到了一个PCIe 5.0 X4和一个PCIe 4.0 X4;网络则换装了可拆卸的WIFI7+蓝牙5.4;另外在机身设计上,也比上代整体感更强,同时更易于使用了。
NUC 15 Pro+的包装还是沿袭上代非常有科幻感的侧开包装,兼顾了实用与美观,而且还很省空间。
附件也和上一代保持一致,VESA挂件和电源适配器,同样是Pro+ U9配置专属的白色150W 5525适配器。
接口布局与上一代也完全一致,正面是2个USB-A 10G和一个支持PD快充的USB-C 20G,背面则是2个支持DP的雷电4,理论上应该是可以到DP2.1的,另外还有两个支持HDMI 2.1 TMDS的HDMI,1个2.5G以太网口。以及1个USB-A 5G和USB 2.0,前后一共4A3C,绝对是够够的了。
底部这次进行了升级,换成了螺丝锁定的卡扣,而且底盖也变成了单边开启,更加方便了。
主板实际上和NUC15Pro一样的,只不过Plus独享U9 285H的顶配和150W的大适配器!
无线网卡也同步更新到了支持WIFI7和蓝牙5.4的顶级型号BE201。
同时也有另一个2242的PCIe 4.0 X4的扩展位。主SSD这次则升级到了PCIE 5.0 X4,最高可以跑16GB/s!
内存也是目前最新最快的CSODIMM 6400,在新内存的加持下新核显的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现在可堪比Radeon 890M了!
同时可以看到这代Pro+的外壳变成了“天包地”设计,不再像上代一样有个明显的分界线,整体感更强了,总体的体积上感觉比上代大了一点,但实际上二者是几乎一样大的:
除此之外,散热系统也和上代保持一致,最高功耗墙高达恐怖的115W,是市面上最强的集显迷你主机之一,搭配华硕的Dynamic PL1和PL4功能,CPU和GPU的性能都可以得到充分的释放!
那么这次的Intel Core Ultra 9 285H性能表现如何呢?简单地说,一扫桌面级和上代的前耻,这代ARL-H表现非常不错,完全能和锐龙一战,翻身啦!
规格上,U9 285H看起来和上代差不多,都是6P+8E+2LP的核心配置,但是这次ARL取消了用了20多年的超线程,也就是16核心16线程的配置,最高频率提升了不少,而且还支持了更快的内存。
而CPU理论性能,在少了6个线程的情况下,单线程提升10%,多线程提升5%,单核性能超过了ZEN5的锐龙HX370!多核和HX365差不多,毕竟少了8个框框,略略有点吃亏。
而有了6400内存助力的强大核显Arc 140T,在DX12的TimeSpy中完全超过了用LPDDR5X 7500内存的HX370中的Radeon 890M集显,接近桌面独显GTX1060的水平!而DX11的Firestrike中也和Radeon 890M不相上下,这次的核显真的进步很大!
以往诟病的Intel显卡“高分低能”的情况在实际游戏中表现如何?也提升很大!在XESS加持下,甚至可以在1080P分辨率、高画质下流畅游戏了!
即便是关掉Xess,纯靠显卡光栅性能,也是相当不错了,这可是高画质!
Arc 140T+DDR5 6400的组合如今性能相当了得,完全不输AMD的集成显卡了,压力给到NV!!
流行的AI性能方面,如今Intel的运行库OpenVINO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再加上高速内存的助力,Core U9 285H的AI性能相比上代185H几乎翻倍,差不多有1.8倍上代水平,甚至能以不错的速度跑本地Deepseek 14B模型,文生图什么的更是完全不在话下了。
而功耗方面,虽然NUC15ProPlus标定了最高功耗上限是115W,但是实际上考虑到这么小的体积和环境温度,是非常难达到的,Dynamic PL1技术就是根据实际温度表现,动态调整功耗状态,使机器在过热保护温度上限下尽可能释放更多的性能:
在室温26摄氏度的情况下,NUC15ProPlus的功耗在100-70W之间波动,最高可以冲到100W左右,但是很快就撞到了105度温度墙,然后温度会随着功耗的逐渐降低而慢慢降低,最终高效风扇模式下会达到大约70W左右的稳态,CPU温度保持在96度左右,此时噪音大约45db,还是比较吵的,而如果切换到标准模式,噪音会下降到42db,相对好很多,功耗也只会下降到65W左右,损失很小,性能依然很强悍!
最后还要提一个价格问题。NUC系列一直以来都不是以价格便宜著称的,毕竟商用级别的用料设计、售后保修还有用料做工什么的都远不是普通消费级迷你主机可比的。尽管这么贵,NUC依然是迷你主机市场一哥,就足够说明问题了。不过在消费者的心理把握上,传统厂商还确实玩不过苹果,比如说Mac mini,每次一提到迷你主机,就有人说macmini的性价比如何如何,标配的16+256丐版价格也确实很便宜:
然而实际上苹果的内存硬盘都不能更换,只能原厂改配(魔改什么的就算了,没保修的),如果换成如今X86平台上的主流配置32G+1TB,就变成了这个画风:
直接翻了个倍还多,10499元买个32G+1T,金子存储还得是看苹果啊!
而丐版搭载的M4 10核版本,性能其实也并不怎么样,比U9 285H要低不少,甚至也不如U7 255H,这还是苹果CPU最擅长的Geekbench6,要是换成更常用的Cinebench之类的,更是只低不高——M4 10核的R23分数只有12000出头,多核成绩只有U9 285H的60%,比U5 225H还低三分之一,单核2100左右也比285H低,凭什么苹果自己闭门造车了几年,就能够超越卷了几十年的X86CPU?还不是靠吹!
但是实话实说,最低配的4499元MAC MINI确实极大地降低了入门门槛,而NUC的起售门槛价格就显得高了不少,NUC15Pro+首发只有Ultra 9 285H的准系统可选,高达7299元,确实有点太贵了,一下就把人全吓跑了——其实上一代NUC14Pro+ U5 16G 512G整机国补后也降到了3900元左右,依然是顶级的做工用料与设计,性能上也并不比Mac Mini M4差多少,存储自由升级不用花天价升级,但是它的讨论度哪有喷“新NUC卖天价”高,不是吗?
华硕NUC15Pro+作为X86阵营迷你主机的标杆机器之一,主打的就是极致的性能释放和优良的做工用料。这代产品率先换装了全新的Core Ultra 200H系列CPU,以及高速的CSODIMM 6400内存之后,性能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Intel CPU也要翻身啦!同时,NUC15Pro+在机身设计和易用性上相比上一代产品又有了一些进步,作为NUC系列产品的扛鼎之作,NUC15Pro+的表现还是值得肯定的。
3.如何设置飞书隐私权限?答:用户可以在“设置-隐私”下设置位置、通讯录、相册等相关权限。4. 我可以取消我的
介绍: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热门游戏——龙骑士游戏《V1.3》。该游戏的最新版本“V1.3”已经发布,可以免费
介绍: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款备受关注的游戏:——恶魔恋人游戏。游戏玩法丰富多彩,剧情扣人心弦,让玩家在游
热门社交软件“探探App”最新版本“V1.3”已正式发布,现已开放下载。作为一个软件评测者,我将介绍探探应用的
简介: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款流行的游戏中心软件——集数游戏中心``V1.3''。该软件拥有丰富多样的游戏资源和精彩
简介: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升级,用户对个性化手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全球著名科技品牌华为发布了一款名为“华为
时间:2025-08-13
时间:2025-08-13
时间:2025-08-13
时间:2025-08-13
时间:2025-08-13
时间:2025-08-13
时间:2025-08-13
时间:2025-08-13
时间:2025-08-13
时间:2025-08-13
用户评论
看到这俩名字起的还挺酷。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又是新版本的游戏吗?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知道具体是哪个游戏的模型?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没有大佬解释一下u9dnf和17173dnf是什么意思?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u9dnf听着更像一个游戏角色的名字。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俩模型能提升游戏体验。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么多的新模型出没,不知道哪个更厉害呢。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教程吗?我想试一下这两个模型!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数字命名模式越来越常见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知道这俩模型的特点是啥?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能支持中文游戏那可太好用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期待更多的游戏模型创新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哪个平台有这两个模型下载?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dnf手游也要更新新的版本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俩模型的关系是啥?是同一个游戏的不同版本?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知道这两者在性能上哪个强一点。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游戏玩家来说,好的模型能带来更精彩的游戏体验。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些新模型能解决一些老游戏的bug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两个名字让人印象深刻啊!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期待u9dnf和17173dnf的到来!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